威北路上的对话
黃汉伟 (阿依淡州议员)
黃汉伟 (阿依淡州议员)
由于政务在身,我最近常往威省北部乡镇一带跑动。威北对于槟島人而言是相对陌生遥远的。
我仔细的看了Google Map 地图,也請教了威省历史研究者Haji Dahalan. Haji Dahalan 是威北人,曾任威省市政局規画部门多年,现任威省市议员。上回我请教他关于峇都埔名字来由,写了篇《峇东埔星夜下的对话》的文章。
我们槟州政府代表一行人在开斋节前夕,一天内横跨威北三个州选区即Penaga, Permatang Berangan 及Sungai Dua 派发开斋节礼物予当地居民。Haji Dahalan 随着代表团一起跨区访问。
我们兩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是谈威北路名。我好奇的问Kepala Batas 镇名的来由。原来这也与当地盛产稻田有关。Kepala 是指头,意即开端,Batas 为稻田间小路。所以Kepala Batas 即是指这地方为稻田的开端。
我想一想,接着就问即然有头,那么有尾巴吗?他笑着说Kepala Batas有兩條路名, 一條往北走,另一條往南走。在南北大道还未建时,居民们靠这南北兩條路的方向跨州。在Kepala Batas 北边的是Jalan Kedah,通往吉打边境的旧路。在南部的是Jalan Perak, 南下的道路。我也回答说槟島也有Jalan Kedah 及Jalan Perak, 但槟島兩條路並不提供南北方向。
我们一路谈话。我追问为何威北如此多Lahar. 即有Lahar Tiang, 也有Lahar Yooi, Lahar Endin, Lahar Ikan Mati, Lahar Minyak, Lahar Kepar, Lahar Tabut. 他很認真的回答说威北有个地方叫
Tasek Gelugor. Tasek 即湖泊之意。Gelugor是一种树名。
当地人把大的湖泊称为Tasek, 面積小的湖称为Lahar. 由于雖着地区发展,百年前Tasek 及Lahar 的湖水景观已成历史。但这些Tasek 及Lahar 是当年稻田种植的重要的水供。
我回应说槟島也有个Gelugor区,亦有Sungai Gelugor 及Bukit Gelugor. 不过,就是没有Tasek Gelugor.
在马来语的世界里,地名多用当地的本土狀况。有的是用树名如Jelutong, Gelugor, Penaga, Nibong, Kumbar。有的用果名如Permatang Pauh -盛产芒果的稻田地。有的用地勢坏境Bagan Jermal, Bagan Ajam, Bagan Dalam 北海系列的Bagan 即码头。有地名以园坵公司命名如Bertam, Alma等园坵公司。
最近槟州政府要在威南走廊从Bukit Minyak-Batu Kawan-Changkat 五千公顷的土地建新衛星市。地区发展是重要的,但固有地名有历史及地区渊源,必须得到保留。我欣闻州政府澄清保留Batu Kawan 名字,並为新威南走廊另立名。这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同等尊重历史及地理关係。畢竟市镇名及路名不只是历史,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導引。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